當前位置:視覺 > 

穿越"假象"的真實信息

發(fā)布時間:2018-08-16 9:15:30

文/郭廣林
供圖/廣西民族大學
責編/王艷玲

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自治區(qū)成立至1965年,都是叫“廣西僮族自治區(qū)”。
1965年,周恩來總理指出,“僮族”的“僮”是舊社會統(tǒng)治階級對少數(shù)民族的歧視,“僮”含 有“仆人”的意思,建議將“僮族”改為“壯族”,“壯”有健壯、茁壯、充滿活力的意思,希望 壯族兄弟身體健壯,壯族自治區(qū)發(fā)展蓬勃向上。當年10月12日,提議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將 “僮族”改為“壯族”,自治區(qū)也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攝影術是西方工業(yè)社會處于大發(fā)展時期應運而生的一個媒介。攝影術發(fā)明人之一塔爾博特認為,攝影扮演著為事實提供視覺證據(jù)的角色。人們習慣把攝影當作藝術門類,而攝影其實是超越藝術的。依托攝影可以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但那不是攝影的全部,而攝影的記錄性、二維再現(xiàn)事物,或者說它以影像對現(xiàn)實的挪用,才是關鍵、最重要的意義。

廣西民族大學的前身是中央民族學院廣西分院,學校主辦的行政干部培訓班來自瑤、苗、壯、侗、毛南、京、彝、 回、仡佬等9個少數(shù)民族,培訓班的同學們刻苦學習毛澤東選集,提高政治覺悟,畢業(yè)后全心全意為各族人民服務。
廣西民族大學建校初期,學校設備短缺,老師和學生一起克服困難,用當時的無線電設備為廣西輸送了大量的科研人才。

廣西民族大學(原廣西民族學院)這組距今五六十年的照片,從畫面內容及人物形態(tài)看,攝影師更多應用了擺拍的手法,拍攝目的不外乎為了各種宣傳。這樣的拍攝與目的雖然有悖于攝影“拷貝現(xiàn)實”的本質,但不能強求中國攝影師對當時社會背景的超越。盡管如此,還是能從這些影像中獲得一些珍貴的歷史信息。

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建立和鞏固人民民主政權、恢復和發(fā)展國民經濟、進行生產資料的社會 主義改造等各項工作,努力實現(xiàn)從革命黨向執(zhí)政黨的轉變。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原因,廣西民族大學不僅抓學習 任務,軍事訓練也成了學校的必修課程。

從“慶祝廣西僮族自治區(qū)成立”和“南寧軍民熱烈慶祝毛主席暢游長江八周年”的標語,確定這些照片最早至少是1958年,最晚至少是1974年這一期間拍攝。無論是攝影師對場景的挑選,還是對人物進行的擺拍,在這些對廣西民大并非全方位拍攝和不乏假象的影像里,其中包含的“視覺無意識”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真實、珍貴的歷史信息;并通過這些瞬間管窺廣西民大歷時16年的情景。其中“反右”“文革”“備戰(zhàn)”等都是真實存在過的,16年的學術成果與其影像的宣傳肯定是南轅北轍。而學《毛選》、軍訓、下鄉(xiāng)、英語課堂、物理教學實踐,以及人們的穿戴等等,這一切讓我們感到既陌生又親切。

新中國成立以后,廣西民族大學根據(jù)自身情況,動用學校的各種力量進行野外勘測、農業(yè)種植等教學。

攝影往往打破人們線性認識世界的規(guī)律,面對老照片很多時候我們會忽略自己觀看者的位置,而對照片的場景進行一種身臨其境的想象,說句時髦的話:讓自己“穿越”到照片的情景里。

“ 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學校高度重視開展學校體育運動,不斷增進師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廣大師生充滿活力、健康向上。

責任編輯:趙洋 校對:楊文博

中國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眾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