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刊

獻禮建黨百年:根植中華傳統(tǒng)文化,讓孩子們從中發(fā)現(xiàn)中國美 ——廣州援疆工作隊文化潤疆點燃疏附師生心中的祖國之愛

2021-07-01 17:34:40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廣州7月1日電(記者 黃磊剛)最是文化潤人心。潤是一種滋養(yǎng),是一種滲透,是一種深入骨血的融合和密不可分。如溪流灌溉土地,如春風吹開花朵。

  援疆教師,就是一股清流、一縷春風。

  謝秀珠:剪出一片丹心

圖片9.png

建黨一百周年前夕,孩子們的獻禮作品《童心向黨》,圖片來源:廣州援疆工作隊

  6月28號,謝秀珠和伙伴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他們?yōu)橹冻鲂难?、熱情和愛的疏附縣。踏上了返回家鄉(xiāng)的旅程。

  在離開之前,她和明德小學的師生們完成了最后一件作品——鐫刻著援疆老師和所有師生名字的石榴剪紙,剪紙上一雙緊握的手讓我們能深深感受到那種廣州與疏附緊緊擁抱、心手相連的深厚情意。

  謝秀珠是廣東援疆支教老師,2020年4月從萬里之遙的故鄉(xiāng),來到了疏附。她個子嬌小,短發(fā)圓臉,頗有幾分娃娃氣。和明德小學的孩子們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別看她是語文老師,但是卻把語文,教成了發(fā)現(xiàn)中國美的靈魂課程。

圖片10.png

謝秀珠和孩子們在一起,圖片來源:廣州援疆工作隊

  謝秀珠是客家文化剪紙藝術的非遺傳承人,在廣東家鄉(xiāng),在印尼支教,到疏附援疆,她做的最多的就是將傳統(tǒng)文化和客家文化融入剪紙藝術中。讓孩子們從小就能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我剛從印尼回來不久,就看到學校援疆的通知,馬上就報了名。我喜歡把剪紙藝術帶到更多的地方,讓更多的孩子了解、喜愛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敝x秀珠到來時,正是廣州援疆工作隊深入推進文化潤疆“紅色筑基”工程,在疏附縣各中小學做好“兩個傳承”(傳承紅色文化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關鍵時刻。

  廣州援疆工作隊在全縣推進了“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長”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全覆蓋工程,根據(jù)每一所學校、每一個班級、每一名學生的特點,指導受援學校建立各類社團和特色文化課堂,幫扶疏附縣逐步打造特色學校,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入校園、滲透課堂,從學校到班級、從教師到學生,實現(xiàn)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全覆蓋。

  廣州援疆工作隊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充分發(fā)揮援疆教師作用,在疏附縣各中小學校構建書法、國畫、剪紙、合唱、葫蘆絲、快板、舞蹈、經典誦讀等十多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課程體系,設置了300多個特色文化課堂,參與學生超過20000余名。

圖片11.png

孩子們在主題班會課上的剪紙作品,圖片來源:廣州援疆工作隊

  謝秀珠來到明德小學后,廣州援疆工作隊很快投入資金打造了“謝秀珠剪紙工作室”客家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創(chuàng)辦了非遺傳承剪紙?zhí)厣?,為謝秀珠搭建起了放飛理想的廣闊天空。

  謝秀珠帶了五年級和六年級兩個班的語文。她的語文課總是比其他班的有靈氣——因為有剪紙??!而且她總是喜歡把隨口說出來的成語寫在黑板上,讓孩子們自己去查百度領悟。比如有一天阿不來提在課堂上發(fā)呆,她就寫了“呆若木雞”四個字,孩子們了解了這個詞的含義后,都忍不住笑著打趣阿不來提。

  但更多的時間謝秀珠會讓剪紙說話?!鞍偌倚铡薄岸墓?jié)氣”“十二生肖”“青花藝術”等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都通過一張張精美巧妙的剪紙,展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這也引發(fā)了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原來字不僅可以用筆寫,還可以剪出來。而且他們發(fā)現(xiàn),剪出來的字似乎比寫的更好看更有藝術氣息。在剪的過程中還可以享受思考與創(chuàng)造的樂趣。

圖片12.png

圖片來源:廣州援疆工作隊

  于是,謝秀珠班里的孩子們似乎精力都旺盛了許多,中午其他班孩子午休,他們班的孩子都在寫字剪紙。她把這叫做巧手剪中國字。剪《少年中國說》的時候,她讓孩子們分組剪,剪的時候可以自由發(fā)揮,然后要講出剪紙內容所包含的意義。有一個小組在剪少年強則中國強的時候,在字的周圍剪了很多小人,敘述的時候孩子們說:我們要有強壯的體魄才能使中國強大。所以老師你看,這個人在踢足球,這個人在跑步......另一個組則圍繞著字剪了很多手,孩子們的解釋是:我們在向世界招手,讓世界都看到我們的強大?!昂⒆觽兊南胂罅ι踔脸隽宋业南胂?。他們表述的特別好,讓我們一下子就能感覺到那種少年的愛國情懷?!?/p>

  建黨一百周年前夕,謝秀珠剪紙工作室再次驚艷眾人。孩子們分成三個組,每個組靠自己的智慧設計、合作剪出了《童心向黨》《黨的溫暖像太陽》《黨在我心中》等巨幅剪紙作品,一幅作品長達10米左右,每個孩子剪一個字或者一個插圖。在作品中,金色的向日葵和火紅的太陽圍繞著童心向黨的字樣,稚嫩又熱烈。這些包含著少年心中熱愛的剪紙作品,讓看過的每一個人都為之振奮,心生豪情。

  謝老師要走了,孩子們都舍不得。因為學了剪紙,他們給老師的留言都特別藝術,古麗娜孜、開日麥和阿依古麗分別剪了她的名字“謝”“秀”“珠”,每個字用心形的花紋包裹著。阿依左合熱則用幾百個小小的“心”字組合成一句大大的“謝老師謝謝你”。

  黃華平:揮灑江山如畫

圖片13.png

孩子們在寫生,圖片來源:廣州援疆工作隊

  疏附縣三中的援疆教師黃華平臨走的時候,跟著他學國畫的安尼瓦爾萬分不舍:“老師,我才剛入門你就要走了,以后誰來教我國畫呢?”黃華平摸摸安尼瓦爾的小腦袋說:“我走了還是一樣可以做你的老師啊,我們有微信、有電話,你有啥問題都可以問我,我也可以隨時和你視頻指導,只要你努力,我相信你將來一定能如愿考上美術學院?!?/p>

圖片14.png

黃華平指導學生練習書法,圖片來源:廣州援疆工作隊

  黃華平是美術老師,擅長國畫、書法和篆刻,所以在三中,他分別組成了三個社團。孩子們根據(jù)興趣選擇學習國畫、篆刻和書法。

  “我剛來的時候,孩子們對于國畫基本沒有什么概念,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100多幅作品,有山水畫、工筆畫、還有一部分篆刻和書法,然后把這些作品布置成書畫長廊,孩子們看到都驚奇的不得了,問我,老師,這些都是你畫的嗎?太美了。我告訴他們,是啊,這些都是老師畫的,只要你們想學,我就可以教你們,你們以后也可以畫出這么美的圖畫?!?/p>

  安尼瓦爾當時就被迷住了,他說:“我總算知道為什么人們會說祖國江山美如畫,黃老師的山水畫真的太美,太有氣勢了,讓我仿佛看到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我當時就下定決心,要學習國畫,將來考美術學院,當一名畫家。畫出祖國和家鄉(xiāng)最美的樣子?!?/p>

圖片15.png

孩子們的書畫作品,圖片來源:廣州援疆工作隊

  三中每周都會安排四節(jié)傳統(tǒng)文化課,黃華平就帶著愛好畫畫的孩子從室外寫生、畫簡筆畫入手,一棵樹、一朵花、一只蝴蝶或者一只小鳥,都能是孩子們描摹的對象。安尼瓦爾也從一個不知國畫為何物的“小白”,逐漸成了一名“老司機”。畫的國畫越來越有韻味,還在自治區(qū)組織的書畫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圖片16.png

和孩子們共同完成的大型山水畫,圖片來源:廣州援疆工作隊

  書法、篆刻,也都備受孩子們喜愛。孩子們之間表達感情的最佳方式,成了互贈作品。在家讓父母最驕傲的事也成了墻上貼滿了自己畫的畫,寫的字,有親戚朋友來做客,爸爸媽媽就會滿臉笑容的告訴大家:看看,這個是我兒子畫的!然后在一片驚嘆中收獲滿滿的幸福。

  建黨一百周年前夕,黃華平帶著孩子們在學校的“心靈家園”完成了大型山水畫作品“愛我中華”,畫面上,遠山如黛,樹林環(huán)繞,繁花似錦。這,就是我們心中的山水,是我們最愛的祖國。那一刻,黃華平和孩子們的內心,滿滿的都是自豪。(廣州援疆工作隊)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