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刊

抗疫故事:那種被需要的責任感讓我幸福感爆棚

2021-08-23 11:08:38 作者:王振祥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援湯山重癥醫(yī)療二隊隊員、重癥護理三組組長王新雨護師

2cb59fa3b6f7a001eae9f6fac0e383a.jpg

奔赴前線的王新雨

我是來自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的護師王新雨,今年是我參加護理工作的第九年,822日,也是我支援南京市第二醫(yī)院湯山院區(qū)(南京市公共衛(wèi)生醫(yī)療中心)開展新冠肺炎醫(yī)療救治工作的第20天?;叵肫?span style="font-family: Calibri;">82日那天上午,接到上級指令,火速集結72位中大重癥“夢之隊”隊員的場景仿佛就發(fā)生在昨天。

在醫(yī)療隊醫(yī)療組組長劉松橋主任醫(yī)師和護理組組長俞云護士長、護理副組長陳云云護士長、感控組組長王培培主管護師的帶領下,熱血沸騰,恨不能馬上投入臨床工作的我們全部通過了國家安全防控組安全防護的操作。隊員們都知道防控和治療都是這場沒有硝煙戰(zhàn)爭的“重中之重”。

6e6f0c19c38a75c7ba5d8c79d439924.jpg

王新雨在護理重癥患者

作為第三組的護理組長,我?guī)ьI組里8位小伙伴接管B5-1病房,這是一個收治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的病房,里面的患者病情危重,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隨時會有突發(fā)的病情變化。對于這種患者的護理讓組內非重癥??频慕M員感到壓力很大,我肩上的擔子也重了起來。“別擔心,不要怕,有我在!”是經常被我掛在嘴邊的話語。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有創(chuàng)/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高流量氧療、俯臥位通氣,協(xié)助醫(yī)生纖維鏡肺泡灌洗、有創(chuàng)動脈置管、Picco、ECMO、血濾等護理操作,經過幾番床邊教學,操作示范,線上培訓,帶著一起交接班,幫助梳理護理重點后,隊員們之前的緊張、焦慮等心理也隨之消散,戰(zhàn)友們協(xié)作也有了默契。除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生理、心理上的感受也是作為組長的我每日回到駐地酒店與隊員交流的“列表清單”,那種被需要的責任感讓我幸福感爆棚。

入科后因病情需要給予ECMO治療的2床老先生,經過醫(yī)護團隊的共同努力病情好轉,新冠核酸檢測轉了陰性,減停鎮(zhèn)靜藥物逐漸清醒的他,可以和我們用手勢交流了,我在他耳邊分享著上班的路上遇到彩虹的樂事,跟他說:“叔叔風雨后才會看見彩虹,只要您好好配合我們,您一定會健康痊愈回家的!”他開心得向在場同仁豎起了大拇指,當時的我瞬間忘卻了每日身處高危風險的工作環(huán)境;忘卻了穿著笨重的防護服和連續(xù)數(shù)小時的憋悶不適;忘卻了滿臉被防護口罩壓迫后的壓痕……

92c61ba5f61fa98be9125246269ab98.jpg

王新雨上班路上遇到的彩虹

窗邊吹來了一陣微風,猛然驚覺,夏日已去,秋風將至。故事還有很多,剩下的話留著回來慢說。



通訊員:劉敏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