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14:46:55 來源:金融投資報
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在當代如何傳承保護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本次非遺節(jié),東家APP(下文簡稱“東家“)與廣州文物局、韶關文物局聯(lián)合籌辦了線上非遺活動。
古老非遺在東家平臺上的多樣“玩法”,為非遺的保護傳承和發(fā)展創(chuàng)新拓寬了路徑。據(jù)統(tǒng)計,本次東家非遺節(jié)活動期間,產品種類覆蓋站內茶器茶葉首飾文玩家居食品服飾七大類目,商品銷售額高達1179.7W。
1.古老非遺,也可以深度滲透生活
本次東家非遺節(jié),設置多種豐富場館,讓用戶多緯度沉浸式感受非遺在當代的力量。對大眾來說,非遺不再是距離遙遠的口號,而變成了可以貼近生活、滲透到吃穿用住的存在。
與廣州文物局、韶關文物局聯(lián)合打造非遺地方館,在趣味中向用戶科普多種非遺活動與知識。它以廣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通草畫為媒介,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表現(xiàn)形式,展現(xiàn)了非遺的魅力。
此外,在本次的東家非遺生活館內,圍繞“吃”“穿”“用”“住”“藏”等,打造生活場景購物模式,一個場館包攬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非遺在身邊。
2.借力線上,用當代力量弘揚傳統(tǒng)
東家自誕生以來就秉承著“讓傳承成為潮流”的運營理念,與非遺手藝人相互扶持、一路同行,打造了諸多優(yōu)秀非遺手藝人成為行業(yè)標桿,見證了非遺技藝在當代的融合發(fā)展探索。
僅在本次非遺節(jié)期間,東家利用APP線上平臺優(yōu)勢,集中展示了平臺內上千位非遺匠人逾萬個商品,并利用站內外平臺持續(xù)大量曝光非遺商品與匠人。據(jù)統(tǒng)計,每天有10-20位非遺匠人代表不間斷直播,向用戶普及非遺保護文化、講解商品,完成相關售賣轉化。
目前,東家平臺上傳統(tǒng)非遺手藝人接近20%,累計成交金額過3億元,在東家特色的創(chuàng)新型電商工具和營銷玩法中,押窯、拍賣、直播和眾籌等最有利于非遺商品成交轉化,幫助東家非遺匠人用更互聯(lián)網的營銷方式提高銷售,擴大影響力。
東家代表性非遺匠人
同時,東家也一直在與全國知名博物館合作,摸索打造成熟文創(chuàng)產品的合作方案。這些成功案例都為非遺匠人的設計提供了借鑒和具體解決方案,只要非遺匠人有設計方面的需求,專業(yè)團隊即可第一時間啟動助力項目。
與其說線上銷售新模式是對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不如說是一種拓展和優(yōu)化,是用貼合時代潮流的方式使傳統(tǒng)文化獲得更大的傳播空間和衍生價值。
3.傳承文脈,保護非遺道阻且長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既是社會關注,保護,分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jié)日,也是推動全社會保護非遺的良好契機。
“買賣是最好的保護,使用是最好的傳承,分享是最好的傳播”。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一點,從去年開始,東家便緊密地與各地非遺保護部門加強了交流與合作,目前已與多省建立了合作對接群,開通了綠色通道,加速推進非遺匠人在東家平臺的孵化和成長。
東家作為文化領域內領銜的電商平臺,義不容辭地肩負著讓非遺技藝和非遺文化得到有效保護的使命。東家堅信非遺必須在開放中保護,活態(tài)中傳承,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包容中涵養(yǎng),傳播中弘揚。
來源:https://www.jrtzb.com.cn/qiye/qc/202007/57843685.html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