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刊

隔離日志:長夏終有時,惟盼歲月安!

2021-09-01 17:33:05 作者:王振祥

   孫亮: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援湯山重癥一隊隊員,重癥醫(yī)學科護士。

   目前正在隔離休養(yǎng)。


4.jpg

2021年的這個夏天,真的很不一樣!

想起729日那天,下夜班在家休息,下午突然收到緊急集合的通知,我猛地意識到自己即將奔赴戰(zhàn)場了。

在疫情開始之時,我第一時間報名,希望與其他同事一起,加入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我是一名黨員,在這種時刻我理應沖在前;二是作為一名江寧人,我必然第一個加入抗疫隊伍,與190萬的江寧人一起渡過難關。

從報名開始,我便收拾好了行李,隨時準備出發(fā)。730日醫(yī)院組建的第一批援湯山抗疫重癥醫(yī)療隊出發(fā)了,我是其中一員。到了集合點,在經(jīng)過嚴格的培訓后,我們便開始了充滿未知與挑戰(zhàn)的抗疫之路。

我是一名重癥醫(yī)學科的男護,護理危重病人對我來說是我日常的工作,因此剛開始我并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但當我進入紅區(qū),真正開始我的工作,才明白自己其實面臨著很多的挑戰(zhàn)與困難。我們負責的是B5-1重癥醫(yī)學科病房,這里的患者是整個院區(qū)病情最重、病情變化最快的,穿上大白一樣的防護裝備后,行動和思維都仿佛慢了一拍,心理壓力也開始變大。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的醫(yī)療組長和護士長都曾馳援過湖北、新疆疫情救治,他們經(jīng)驗非常豐富,看出了我們的顧慮和擔憂,時常鼓勵、關心我們,傳授各類經(jīng)驗與竅門。工作了幾天后,我逐漸適應,越來越能得心應手地完成自己每天的工作,變得淡定而有自信,不僅能專心投身于工作中還可以幫助組內(nèi)其他科室的老師們。

我護理的主要是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使用呼吸機的患者。時刻關注呼吸機與監(jiān)護儀上的數(shù)據(jù)變化、俯臥位通氣、鎮(zhèn)痛鎮(zhèn)靜、翻身叩背、吸痰、營養(yǎng)支持、基礎護理、外出CT檢查……每天的護理工作雖然繁重,但能夠看著自己護理的病人一點一點在好轉:痰沒那么多那么稠了,體溫下降了,不再需要長時間俯臥位了,泵藥也越來越少了,開始配合康復馴練了……真的從內(nèi)心里覺得充實與滿足,也為我們的團隊感到驕傲,也為自己感到驕傲。

3.jpg

827號,我們完成了為期4周的馳援任務,交接完自己的工作,開始為期十四天的隔離生活。大家都很開心,不僅是因為很快能與家人團聚,更多是因為疫情的好轉而開心。不久之后,就會有第二批、第三批以及所有抗疫醫(yī)療隊的撤離。我們相信: 疫情終將散去,所有美好都正在復蘇。

真心感謝每一位一起抗疫的同事和為疫情默默奉獻的所有人,因為你們,江寧才能恢復往日的生活與工作。雖然疫情還未徹底結束,但勝利就在前方。我們相信,無論江寧還是南京以及蘇大強們,在經(jīng)歷過風雨洗禮后,都一定更加美麗。期待著在金桂飄香的日子里一起相約去賞楓、登高,感受最美的南京。


通訊員:崔玉艷


編輯:海洋

已經(jīng)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