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2 15:03:52 來源:金融投資報
湘潭是座古城,湘江從城中淌淌流過,滋養(yǎng)著這座城市的千年脈絡,沉淀著活色生香的非遺歷史。一個百年老字號的產生,是代代湘潭人對傳統(tǒng)的熱愛和堅守,從五代湘潭人口中,我們聽到了他們與湘潭老字號——張新發(fā)的故事,品嘗到不同時代湘潭人的滋味生活。
為父親買檳榔的兒時記憶
張益華兒時生活在湘潭城十六總。上世紀三十年代,父親在船上工作,經常打發(fā)還是小姑娘的她去買檳榔。父親喜歡吃張新發(fā),而張新發(fā)店鋪開在九總,從十六總到九總,她總是要走上半個小時。
(*湘潭畫家陳文杰老先生的作品,還原了百年前的張新發(fā)檳榔店鋪,該畫于今年在《中國書畫報》刊出)
如今還讓她記憶猶新的是,張新發(fā)檳榔店生意很好,每次去都要排隊,不過店里的兩個姐姐見到她,總是會對她招招手說:“來!讓這個細妹子先買?!?/p>
在大人的撮合下,張益華16歲就與丈夫定了親。她記得結婚時場面熱鬧,除了大件小件的嫁妝外,他們家還在張新發(fā)買了2000口檳榔,在酒席上發(fā)給賓客。
檳榔世家的老交情
“我11歲就認識張榮生(張新發(fā)第二代傳人),我父親和張榮生是拜把子兄弟,他們經常在一起喝酒聊天?!蓖鯘h欽回憶起這段檳榔世交。
“切檳榔也是個技術活,檳榔不扎口的奧妙也就在這切個子的手法中?!蓖鯘h欽說,張新發(fā)的第三代傳人張穎后來在合作社切過檳榔,她切檳榔的手藝出了名的好,人稱“張一刀”,也就是一刀下來,檳榔經絡分明,不會扎口。
后來王漢欽在供銷社當負責人時,把張穎請了過去?;貞浧饍杉业臋壚剖澜?王漢欽有點惋惜,歷史的潮流奔涌向前,他家的檳榔生計從此止步。后來,王家經歷了三次搬遷,在城里頭賣檳榔變成永遠的回憶。
木屐店鋪的“入股證”見證一個時代
李衛(wèi)東出生在上世紀40年代的湘潭十七總新碼頭巷子,父親在上世紀20年代經營一家木屐店鋪,作為小手工業(yè)者,一家人的生計便是靠著父親的雙手。
直到1956年,隨著公私合營的潮流推向小手工業(yè)者,李衛(wèi)東家的木屐作坊換成了合作社的“入股證”。李老記得,當時兩邊的店鋪一家接一家,百貨、日雜、小吃、修鎖、做傘,很是熱鬧,還有賣檳榔的張新發(fā)……后來,這些老店大多都經歷了公私合營這段歷史。
就好這一口原始的味道
“一個檳榔殼子切成幾口,小塊小塊的,酸中帶甜,我們總是抓一把揣兜里”。今年43歲的周勇,從小在雨湖區(qū)南盤嶺長大,他記憶中很小就開始吃檳榔。
上世紀八十年代,每逢快過年或是家里重要的日子,媽媽就會去買一些原果殼子,每次都是扛一麻袋回來,然后洗干凈、煮熟、曬干、發(fā)籽,放點酒、糖,腌制一夜再切開,點些桂子油便可以吃了。對于那個味道,周勇永遠忘不了。
周勇說:“第一次吃到張新發(fā)是在上世紀90年代,去別人家做客,嚼起來口感好?!比缃?張新發(fā)的檳榔隨處可以買到,記憶中的老味道又回來了,在開長途運輸車的日子里,周勇總是嚼著一口張新發(fā)檳榔,給自己提神。
少不了的張新發(fā)
打游戲、嚼檳榔是年輕的歡哥閑暇時最大的愛好。回憶起讀書那時,和哥們兒在寢室通宵玩游戲的時光,碰到想打瞌睡的時候,就和哥們兒劃拳,誰輸誰就翻墻出去買包張新發(fā)。
如今已是4歲孩子爸爸的他,已經不再是個不經事的少年,為了扛起生活的責任,他當起了業(yè)務員、跑起了短途貨運,他干過的工作數(shù)不勝數(shù)。
年少時的哥們兒如今不知在哪,而歡哥始終沒變的愛好就是嚼檳榔。雖然也時常會懷念少年時的無憂無慮,但靠自己的勤勞換來的生活更令人充實而知足。
過去的百年時光里,張新發(fā)沒有被動蕩年代的困難擊倒,也沒有被物欲橫流的時代蒙蔽,始終堅守著“質為上,惠及鄉(xiāng)鄰”的家訓,傳承著那歷經百年的精誠手藝,如今成就一代經典,被五代湘潭人所摯愛!
來源:https://www.jrtzb.com.cn/qiye/fc/202007/57842811.html
編輯:海洋